近日,《恶意不息》开发商首席执行官 Thomas Mahler 在推特发表长文,分享其对当下 3A 与 2A 游戏的深度观察,指出当前游戏分类概念与实际品质脱节,并认为《黑神话:悟空》更契合 3A 游戏的传统高标准。
Thomas Mahler 在文中直言,游戏行业现行的 “3A”“2A” 及 “独立游戏” 术语已难以准确界定作品特质。
他指出,昔日 3A 游戏以高预算、团队热忱著称,如今却沦为流水线产物 —— 尽管开发资金充裕,但团队创作热情缺失,内部流程繁琐,且大量内容外包至中国、印度等地。与之形成反差的是,像《黑神话:悟空》这样的作品,反而展现出传统 3A 游戏追求品质的匠心,更符合 3A 游戏高标准定义。
谈及人才流失问题,Thomas Mahler 表示,因大厂将员工视为 “可替换零件”,真正有才华的开发者纷纷自立门户,导致如今 3A 游戏开发团队多由经验不足的初级人员或二流人才构成,这也解释了其过去从 3A 团队挖掘人才策略失效的原因。
在 2A 游戏领域,他认为其定义已发生转变。过去,2A 游戏是小团队以有限预算打造的实验性作品,如今的 2A 开发者却能产出媲美十年前 3A 水准的游戏。《污痕圣杯》《匹诺曹的谎言》《地狱潜者 2》等 2A 游戏,凭借开发者的创作热情与独特风格,呈现出诸多 3A 大厂难以企及的亮点。他甚至断言,即便给予暴雪数倍预算,也难以复刻《恶意不息》,凸显人才质量在游戏开发中的关键作用。
此外,Thomas Mahler 观察到独立游戏规模与影响力逐年攀升,并呼吁业界探讨更贴切的游戏分类术语,如将 3A 定义为 “流水线罐头”,2A 定义为 “匠心之作”,引发行业内外对游戏品质评判标准的思考。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