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gameranx报道,近期有分析指出,任天堂Switch 2的游戏卡带在性能方面可能不及主机的内置存储,这一情况或许能解释任天堂推出“游戏钥匙卡”机制的原因。
Nintendo Patents Watch的最新发现显示:Switch 2代游戏卡带(GC2)通过eMMC标准与SoC进行通信。而eMMC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00MB/s,这也限制了GC2的速度上限。与之对比,1代游戏卡带(GC1)采用的是任天堂专有标准,在主机中,GC1需通过转换器转为eMMC,才能传输至SoC。显然,eMMC不仅速度更快,能效也更高。结合玩家的实测数据,存储速度由高到低排序为:NS2内置存储(UFS 3.1)>microSD Express卡>GC2>GC1 。
这意味着,当某些游戏所需的速率超过400MB/s时,便无法直接在GC2上运行,而需安装到内置存储或microSD Express卡中。回顾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|S,光盘在这些主机上通常仅作为安装介质,游戏实际运行依赖SSD,因为光盘读取速度远低于SSD。如今看来,任天堂可能也面临类似处境,Switch 2的游戏卡带难以像内置存储那样实现游戏的高速运行。
这一现象或许揭示了任天堂推行虚拟游戏卡计划的背后逻辑。microSD Express使用PCIe 3.0 NVMe接口,速度更接近SSD;虚拟游戏卡方便玩家管理数字游戏;而游戏钥匙卡,可能是为了安抚第三方开发商,使他们能在零售渠道提供性能更优的版本。
若上述传闻属实,后续也将引发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。比如,Switch 2的生态是否会因此加速向数字化过渡?实体游戏在Switch 2时代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局面?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