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预告片具有两面性,既能激发玩家的期待热情,也可能暗藏着不小的 “水分”。
长期以来,不少游戏在预告片中展现出宏大而美妙的世界,可在实际发售之后,却让玩家大失所望,最终呈现的内容与宣传片相差甚远。
dualshockers 近日盘点了十款经典的 “预告片与实际不符” 的游戏,从令人惋惜的《最终幻想 15》到声名狼藉的《浩劫前夕》,这些案例都在提醒着玩家,不要仅仅凭借预告片就盲目投入热情。
10. 《浩劫前夕》
《浩劫前夕》的预告片曾让众多玩家为之痴迷。片中呈现出一个类似《最后生还者》的开放世界 MMO,有着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射击手感。但游戏实际发售后,却被玩家们称作 “史上最大的骗局”:糟糕的操控、粗糙的画面以及层出不穷的 Bug,使得这款曾位居 Steam 愿望单榜首的游戏,最终以关服草草结束运营。
9. 《最终幻想 15》
对于不少《最终幻想》的粉丝而言,《最终幻想 15》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存在。其最初的预告片展示了大量令人惊艳的场景和玩法,然而在最终发售的游戏里,这些内容大部分被无情删减,导致剧情变得支离破碎。尽管游戏本身并非毫无亮点,但许多玩家仍会时常感叹,要是游戏能兑现预告片中的所有承诺,“那该多好”。
8. 《全境封锁》
《全境封锁》的预告片曾描绘出一个充满沉浸感的纽约城市,玩家在其中能与环境自然互动,体验真实的战斗。但实际游戏中,画面缩水严重,剧情平淡乏味,原本宣传中那种有机且充满紧张感的战斗体验,也变成了传统的 MMO 模式。
7. 《死亡岛》
《死亡岛》的首支预告片堪称经典,它采用倒叙手法,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僵尸袭击中的悲惨遭遇,充满了黑暗和沉重的基调。但实际游戏却是一款以近战为主、略带黑色幽默的 “僵尸喜剧”,与预告片所营造的恐怖氛围截然不同。
6. 《看门狗》
《看门狗》的预告片曾被誉为 “次世代游戏” 的标杆,其惊人的画质让玩家对 PS4 的性能充满了期待。然而,发售后的游戏画面大幅缩水,几乎看不到预告片中的震撼效果。尽管游戏本身仍算得上是一款不错的开放世界游戏,但画质缩水成为了它最大的 “瑕疵”。
5. 《辐射 76》
《辐射 76》的宣传片描绘了一个多人在线的经典《辐射》世界。但在发售初期,游戏中竟然没有任何 NPC,原本丰富的世界被录音带和机器人所替代。玩家的强烈不满,迫使 Bethesda 后续通过 DLC 才将 NPC 重新加入。尽管游戏在多年后逐渐得到完善,但它糟糕的开局依然让人印象深刻。
4. 《最后生还者:第二部》
《最后生还者:第二部》的预告片因故意剪辑以误导玩家而备受争议。预告片中,乔尔多次出现,让玩家以为他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。但在正式游戏里,乔尔在开篇不久就被杀害,大部分时间只存在于闪回片段中。这种 “误导” 让许多期待与乔尔并肩作战的玩家感到愤怒和被背叛。
3. 《生化奇兵:无限》
《生化奇兵:无限》的预告片曾展示主角拥有多种酷炫的超能力,比如能让敌人反目成仇,以及伊丽莎白拥有强大的魔法技能。但在最终游戏中,这些能力被大幅削减,战斗体验远不如宣传片中那般丰富。
2. 《神鬼寓言》
《神鬼寓言》系列堪称 “画大饼” 的典型代表。制作人彼得・莫利纽克斯(Peter Molyneux)在宣传时承诺,玩家的选择将深刻影响世界,每次游玩都会有巨大差异。然而,实际游戏中,玩家的选择权十分有限,大多数时候只能做出简单的道德抉择,无法真正改变游戏世界。
1.《无间战神》
《无间战神》(Too Human)的预告片曾让玩家们认为,它将成为下一款能与《质量效应》相媲美的 ARPG 巨作。其预告片展示了独特的科幻设定、流畅的动画和深刻的基调。但正式发售的游戏却因糟糕的操作、过时的动画和混乱的剧情而饱受批评,最终沦为游戏史上最大的失败案例之一。
暂无评论